歐洲央行報告指歐元區債市緊狀況或令退出計劃放緩

歐洲央行周一發布金融穩定報告稱,歐元區債市的緊張狀況可能影響到歐洲央行撤出超寬松借貸操作的速度。

報告指出,債務問題可能令撤出流動性支持舉措的速度放緩。報告稱,只要歐元區貨幣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日益增長的擔憂所導致的負面影響持續,就可能進一步影響逐步撤出增強的信貸支持舉措的行動。

報告補充指出,在歐洲央行目前承諾向銀行提供無限制資金借貸的舉措在10月中旬結束後,可能導致市場緊張狀況;恢復拍賣式操作可能給貨幣市場利率帶來上行壓力,並因而增加部分銀行的融資壓力。

報告還警告稱,如果通脹導致市場預期未來利率將上升,投資者可能感到不安。事實上,市場參與者預計收益率曲線最有可能趨平,這使他們對收益率曲線意外變陡顯得脆弱。

報告補充稱,目前的套利交易趨勢也存在風險。債市目前面臨的問題在金融市場引發了巨大連鎖效應。政府國債利差走闊可能導致企業借貸成本上升,令銀行遭受打擊,並吸引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進入債市。

報告稱,總之,過度的公共赤字和不斷攀升的債務/GDP比率可能導致歐元區主權和公司債收益率上升的風險。

“窮人銀行”何以打入富國

近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的“窮人銀行”在美國紐約的心臟地帶曼哈頓開了分行。“窮人銀行”的擴張,與當下某些華爾街銀行緊縮信貸的情形形成了鮮明對比。

  1976年,尤努斯創立了專門為貧困的孟加拉農民提供小額貸款的格萊珉銀行(格萊珉,孟加拉語,意為“鄉村的”),這種銀行業務很快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它使在通常金融制度下無法得到信貸的孟加拉社會最底層的窮人有了擺脫貧困的起步發展資本。30多年來,這一模式在孟加拉獲得了很大成功。目前格萊珉銀行在孟加拉36000個村鎮中擁有1092個分支機構,為300多萬人提供借貸,其中95%是原先赤貧的婦女,年貸款額5億美元,還款率99%,所有貸款均來自貸款者與非貸款者的儲蓄。並且,格萊珉銀行保持持續贏利。該銀行還創造性地實現了對乞丐的貸款,讓最貧困的人口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務。如今,由他倡導的小額信貸運動已經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上億人口正從中受益。2006年,尤努斯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

  那麼,“窮人銀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首先,正如其口號“銀行到窮人中去”所倡導的那樣,格萊珉銀行深入到貧窮的地區,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全面了解貧困家庭的需求。也正是由于上門服務,窮人充分感受到了信任和尊重,增加了他們脫貧後的還款意願。

  其次,在具體業務操作上採取創新和靈活形式。例如,格萊珉銀行的小額貸款從不要求任何抵押擔保品——實際上窮人往往也無物可抵押。又例如,在操作方式上,採用對窮人五人聯保的方式進行,他們不打算將未能還款的貸款者送上法庭,也不要求貸款者簽署任何法律文件。再例如,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還款,可以先償還一部分,其余部分繼續分期小額償還。這些辦法使高還款率得到了充分保證,真正實現了“沒有不還錢的客戶,只有做不好的銀行”。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之下,“窮人銀行”反而蓬勃發展,其動力源于尤努斯內心對“經濟人”堅定的批判。尤努斯在其著作《創造一個沒有貧窮的世界》中對現代資本主義進行了深刻批判。尤努斯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結構或模式是一種謬誤,它把人完全解釋成為賺錢的機器。在利潤最大化目標驅動之下,為了賺錢,人就會不擇手段,金融危機就是一個例證,其根本原因就是糊涂的貪婪,市場充斥著投機、賭博式的行為。近年來,尤努斯致力于創建新的企業類型——“社會企業”,它的基礎是“無私”而非“自私”,目標是造福眾人。基于對人性更寬廣的定義和更全面的認識,尤努斯認為,所謂的商業可持續性問題其實根本不是個問題。

  “窮人銀行”的成功,既有其實踐的合理性,更有其理念的深刻性。在人類應對諸如貧窮、環境、糧食安全等重大問題上,尤努斯的經驗和認識具有頗多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