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2月消費借貸連續第11個月下滑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週五公佈的報告顯示,在12月美國人的借貸量連續第11個月下降,償清信用卡債務量增加,信貸的增加主要出現在對汽車和其他產品的借貸方面。

美聯儲的報告反映,美國人可能會很快恢復開支,這是經濟復蘇的必要條件。

但是,創紀錄的連續11個月的總借貸減少也同時表明,消費者在經濟持續不確定性和失業率高達9.7%的壓力下對借貸有所退縮。

美聯儲週五表示,12月美國的借款總額減少18億美元,遠少於11月經修正後的減少106億元,也遠遠少於分析師預期的90億美元。

連續11個月消費信貸下降是美聯儲1943年開始跟蹤記錄該資料以來最長的一次,在11月份的10.6%的跌幅是1975年6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信貸總額在過去17個月中下降了15%。

報告還顯示,12月,包括信用卡在內的迴圈信貸在12月份下降了85.5億美元,在11月該資料向下降修正後為減少137.9億美元。12月份是迴圈信貸連續第15個月下降,這也是該資料在1968年有記錄以來下降時間最長的一次。

為新汽車和移動住房而貸款的非迴圈信貸,在12月份增加了68.2億美元,在11月該資料下降了80.4億美元。

有一些使用信用,如房屋淨值貸款等,不在美聯儲的月度消費者信貸報告中。

歐洲債信風暴 大中華股市無一倖免

歐洲債信風暴狂掃,從歐股、美股到亞股全數下跌,大中華市場也無一倖免,台股今天收盤跌了4.30%,香港恆生指數及中國上證指數的跌幅分別為2.88%、2.34%。

新加坡大華泛華基金經理人陳慶耀表示,近期多項利空消息重擊全球投資人信心,短期必定震盪,但回檔整理反而有助中長線走勢,新興市場股市仍較具吸引力,尤其是具基本面的大中華股市。

陳慶耀表示,儘管市場也擔心中國抑制借貸舉措恐損及經濟增長,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是有利於市場發展,且現在就採取行動及小幅度的緊縮政策,好過直到市場過熱,因為一旦過熱的情況下,政府便會以更嚴厲政策來打擊市場。